弹好中国钢琴作品需要掌握的演奏理念

钢琴 2019-12-25 09:50观看:163次来源:睿卡艺术教育


01

从音乐内涵的角度理解中国钢琴作品

 

中国钢琴作品是中国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它们是根据器乐曲和声乐歌曲改编而成,还是原创而成,都有着深刻和丰富的内涵,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类型:

 

 

1、弘扬爱国精神的作品

这类作品大多都是对一个重大事件或者集体活动的描写,以情节性的叙述与其中所表现出的精神风貌相结合,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高贵品质。在大力弘扬主旋律,倡导民族自豪感的今天,这类作品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例如,钢琴协奏曲《黄河》《青年钢琴协奏曲》,钢琴独奏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军民大生产》《红灯记》等。  

 

2、歌颂祖国山河等自然风光的作品

这类作品是用音乐来绘画,描绘出动人的画面。其旋律线条起伏流动,善于运用钢琴的各种演奏手法,达到绘声绘色、惟妙惟肖的效果。例如利用琶音模拟水纹的波动,运用钢琴的高低音区模拟钟声、铁蹄声,用各种装饰模拟各种动物的叫声等。用这些手法,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情绪,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例如《夕阳箫鼓》《平湖秋月》《彩云追月》等。

 

3、反映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的作品

音乐艺术、钢琴艺术,在抒发个人情感和揭示人物内心活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钢琴作品的创作和演奏,把个人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和听众产生共鸣。《二泉映月》让我们联想到阿炳穷困潦倒的一生,不自觉地为他不公的命运感到惋惜和不平;《绣金匾》告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中国共产党在几位领袖的带领下,历尽千辛万难,终于建立了新中国。

 

4、描绘民族风情,生活画面的作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五十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的民族风情和文化传统。把民族民间音乐的作为音乐素材,创作反映民俗风情和生产生活画面的钢琴作品,历来都是为钢琴家和作曲家们所喜爱的。例如《火把节之夜》《第二新疆舞曲》《侗乡鼓楼》等等。

 

 

02

从作品类型的角度理解中国钢琴作品

 

根据所揭示的情绪、意境、风格、韵味的不同,演奏手法、触键手法的不同,以及力度速度、和声织体的不同,可以把中国的钢琴作品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型,这将有助于钢琴演奏者以尽可能恰当的情绪,尽可能恰当的技法对作品予以最准确的诠释和演绎。

 

1、优美委婉,富于歌唱性的抒情曲

这类作品往往都是以揭示人物的内心性格和情绪为目的,触键方法细腻,旋律线条起伏柔缓,乐曲结构清晰分明。代表作品有《二泉映月》《思乡》《草原情歌》等等。连音奏法是演奏好这类作品的关键,即手指弹完一个音之后,要等到下一个手指弹出的音已被听到的时候才能离开琴键,应当尽可能地想象手中的钢琴可以发出人声或者小提琴那样绵延不绝的声音。 

 

2、威武雄壮,充满激情的进行曲

进行曲的特点是节奏明显、节拍规整、刚劲有力、威武雄壮。所刻画的艺术形象也是以军队为主,表现出意志统一、勇敢坚定、一往无前的钢铁意志和精神风貌。这类作品有《保卫黄河》《红色娘子军》《大陆歌》等。要求过硬的能够产生宏大气势和强劲力度的和弦、八度和八度加音柱和弦技术,在触键的瞬间要,坚挺有力。

 

3、活泼欢快,富于动感的舞曲

舞蹈是和音乐关系最为密切的艺术之一,他们往往结伴而行,音乐伴奏舞蹈,舞蹈又升华音乐,可谓是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最完美的结合。例如《第一新疆舞曲》《欢乐的牧童》《塔吉克鼓舞》等。规整的节拍是这类作品最本质的特征,所以在演奏时,尤其要注意把握好和表现好节拍和节奏的特征。同时,很多作品描绘的都是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的歌舞情景,所以在演奏之前,对于该民族音乐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4、风趣诙谐、富于生活气息的谐谑曲

中国民族在勤劳进取的同时,始终保持着乐观的精神状态,同时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表现民族诙谐风趣、轻松活泼的作品总是同一定地域和一定民族生活内容生活方式相联系的,例如《百鸟朝风》《牧童短笛》《卖杂货》《儿童组曲》等等。对于这类作品的演奏,应当具有充分和积极想象力,对于民族和地方特点的生活要有身临其境的切身感受,不能简单机械的理解为愉快或者兴奋等单一情绪。

 

03

从立体感和线条性理解中国钢琴作品

 

1、多声融合的立体感

首先要考虑的是充分体现钢琴这种多声乐器的表现性能。那就是多声思维,纵横架构、立体效果。有旋律、有伴奏、有背景、肢体有低音。既能弹奏旋律线条突出、伴奏肢体生动的主调音乐:又能弹奏多层面多线条交错演进、总体结合丰富融汇的复调音乐。犹如素描之于油画,钢琴音乐是管弦乐队音乐的浓缩。钢琴的这一独特表现性能令其它乐器望尘莫及。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演奏,要注重多声部展示、立体化思维理念的培养和形成,摈弃单声部单线条变化繁衍的传统观念;同时调动有效的技术手段,清晰呈示多层次多线条独特个性与融合共处的音响效果。

 

2、传统音乐的线条性

在浩瀚的传统音乐的作品之中,无论民歌、民间舞曲、民族器乐曲还是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调式明确、性格鲜明的旋律线条是中国音乐的主要呈现、存在与流传方式。因而,讲究单声横向思维的旋律艺术十分发达,中国钢琴音乐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发扬了传统音乐这种突出旋律线条的特点。在为钢琴这种多声乐器创作和编配曲目的时候,充分发挥主题曲调在揭示音乐内容、刻画艺术形象方面的主导作用,许多脍炙人口的钢琴作品之所以久弹不衰,历久弥新与此直接有关。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演奏,既要考虑钢琴音乐多声交织的立体化,又要注重中国传统音乐突出旋律的线条性,恰当处理两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避免强调立体化而牺牲线条性,或者相反的极端化倾向。

 

 

04

从演奏的即兴性角度理解中国钢琴作品

 

中国民族乐器演奏时所具有的即兴性或者“随意性”所形成的,随着乐曲自身的抑扬顿挫、作品情绪的变化以及演奏者内心砰溅出的“活的火花”而产生的节拍节奏的微妙改变而引起的的演奏速度与节拍时值的变化。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演奏的这一特点使得音乐作品的演绎能够避免“四平八稳”“规规矩矩”的呆板,显现出栩栩如生的灵性与动人心弦的活力,这是在演奏的节拍节奏把握、弹性张力控制等方面同欧洲钢琴音乐作品的演奏的明显区别之处。缺乏这种本能,则中国音乐的演奏便失去了特色和韵味,失去了东方音乐独具的艺术魅力。尤其对于速度徐缓、长于抒情、富于歌唱性的乐曲诸如《二泉映月》《夕阳箫鼓》等等作品的演奏,这一特点更加突出,速度与节拍时值的处理往往多姿多彩,各显神通。

 

演奏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传播民族音乐精品,弘扬先进文化艺术,对于钢琴演奏专业的青年学子来说,既是一项责无旁贷的神圣事业,也是一个需要博学多思的研究课题。对于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中所存在的演奏理念与技术特点进行专题性探讨,希图寻找中国钢琴作品演奏的带有普遍性的内在规律,进而提高论释中国钢琴作品的自觉性与有效性,为中国钢琴事业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Copyright © 2015-2020 河南睿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18030550号-1


免责声明: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部分图片或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如果无意中对您的权益构成了侵犯,我们深表歉意,请您联系(ruikaedu@163.com)立即删除。